母親
從小,我與母親並沒有特別親密的連結,在成長的印象中對於母親的記憶是空白的。本以為我對她的感覺是雲淡風清的。可是母親走了,卻把我身上一股東西帶走,讓我的心空了一大塊,久久不能平復。
她嫁給我父親,一生勞碌。年輕時有田就要務農,臨老上了台北就做生意。一生吃苦耐勞,嫁雞隨雞,從未有怨言。就是跟著爸爸吃齋念佛,數十年如一日。
大姐,二姐早年為家裡奉獻青春,生意做的嚇嚇叫,是家裡的全盛時期。隨著他們的出嫁,就離我們好遠了,但是媽媽還是唸著他們。尤其沒能去參加大姐的婚禮,我想媽媽心裡一定覺得很遺憾,而我是很傷心。
三姐帶著大寶、小寶、乃方從台中回娘家時,那是她和孩子人生的轉捩點,媽媽無條件的展開雙臂迎接三個稚幼的孫子,和身心俱疲的女兒,用爱支持他們。而誰知道在媽媽倒下來之後,也是三姐帶著孩子、媽媽和外傭,照顧了三年。我們每週都回去看媽媽,全家團圓,也是給媽媽和姐姐的支持,我們真的很感謝三姐的付出。
Tina在媽媽昏迷前後,是回家做最多事的人。她似乎要用這個時段來彌補以前沒給媽媽的溫柔。母親斷氣後,Tina蹲在地上放聲大哭,久久不能自己。我也為著這一股深深的悲切而流淚………。
Tina自讀鳳中以後,自己一人在外生活,也在校打工,她是個內斂、嚴謹的人,從不輕易流露感情。自小的孤寂與堅強,在媽媽往生那剎那完全崩潰了。
Asura與母親的因緣較淺,很早就出國遠嫁德國了。年輕時,我只看到她沒有善盡扶養的責任,等年紀稍長,我才看懂她長年漂泊異鄉的孤寂,那種沒有根的浮萍是很想家很脆弱很寂寥的。
小妹與哥哥是我認為與媽媽緣分最深的兩個,一個是老么,一個是獨子。哥哥說她在媽媽生病前,兩人很有話聊,任何事媽媽都會想到他,可是等媽媽中風後,他卻忙於生意疏於照顧,很是遺憾!倒是小妹,在這三年多的日子裡,她與三姐是最主要的照顧者,我們深深的感謝他們的付出。媽媽這次教會小妹做任何奉獻時,心要在當下否則只是盡義務罷了!
我對母親的感念是她總是背著維浩走到素食店工作,把維浩放在搖籃車內,供大家參觀結緣。維禮乃方幼稚園放學,兩人便跑到屋頂閣樓玩,完全不怕危險。還曾經在伍樓佛堂將拜拜的水果往下丟,爽到路人,完全沒被打到還可以撿水果,我的母親就是用這般的愛心來包容疼愛這些孫子。她有十一個孫子,全是外孫,可是她都一樣的疼。品宏、品妤、安哥全是我們大家的寶貝。媽媽一定很期待她的外孫們都能健康快樂,長大有光明的前途,照顧自己也回饋社會。
爸爸是我們家的燈塔。當入殮那天,禮儀師要爸爸站在佛堂前讓每個子女擁抱他時,他老淚縱橫,泣不成聲。我抱著他,哭的好大聲,一直叫著〝爸爸〞!〝爸爸〞,那一刻我真正感覺母親走了,有種天涯相依的感覺。
自小,我就不是溫柔的女生,我的右脈一直比左脈強,充滿了陽剛之氣。所以我去當兵、做業務,我只恨自己不是男兒生。唉~我並未在母親的身上學到女性的溫柔、婉約、犧牲、奉獻。
與母親最有緣的女婿就屬正義了。媽媽有時都不認得女兒,但一定叫的出〝正義〞。不管在醫院或安養院,人家都以為他是兒子我是媳婦。媽媽也沒白疼他,他和爸爸正努力的為媽媽找靈骨塔位。
閉起眼,彷彿又看到我帶著媽媽出國遊玩的身影。媽媽這一生就喜歡旅遊而已。媽媽,若有緣我再帶你去環遊世界。
母親,此生妳教會我們燃燒自己照顧別人,我們也希望,來世你也要懂得照顧自己的身心靈。一生不是只為別人而活,妳也要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。妳這一生,都把心血放在扶養子女協助父親的身上。妳對我們的養育之恩,難以報答萬一。盡形壽,我們要將妳的無私、奉獻、善良、和煦光潔、溫柔的力量傳送出去,用來紀念妳。妳人生的功課已經圓滿了,母親謝謝妳!
祝妳往生佛國淨土!
阿彌陀佛
Rosa 100.2.14于新天地紀念母親